越南新娘”现象

       近年来有很多越南姑娘通过不同方式嫁到中国大陆地区,大陆地区的“越南新娘热”也随之持续升温,其实越南当地早在90年初期就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只不过那时远嫁的地点是台湾、韩国、新加坡等比较发达的国家或者城市。中国大陆并不是此事的创道人。
       为什么“越南新娘热”现象现在会出现在中国大陆呢?这些远嫁的姑娘又是抱着何种心态来到异国他乡呢?通过与她们的日常攀谈、观察,渐渐了解到其中的原委。
       先看中国这些年的发展,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本国大部分人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逐渐在个人修养及精神生活领域不断完善,持续的彰显出与时俱进的生存态度;加之近年来中国对外宣传加强,本国城市化程度较高、人民教育水平上升、成功的应对多次金融危机、2008年北京奥运的圆满举办等,从多方面体现出中国已经向世界发达国家迈进,其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加大。邻国越南自然会注意到这一点。
      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人们逐渐在精神领域展开不断探索,有所悟之后又再次对物质领域进行改造、更新,周而复始...无止境的进行着.....就好像原来吃饭只有玉米面窝头、自家腌制的咸菜,能够饱饱的吃上一顿,满足了;后来能吃上肉了,炖上一锅肉,全家人能美美的吃上几天,觉得很开心;再后来全国各地的菜系被人们津津乐道,鲁菜、川菜、粤菜等在全国范围推广,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品尝到各地风情美食,惬意了;试想如果没有物质的大量丰富,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如果只有物质而没有人愿意把他们推广出去,恐怕大家现在也没有这吃遍天下口福。物质、精神相辅相成,人们产生欲望,就会有人帮他们满足;然后再产生新的欲望,再满足。永无止境。
      反观人与人之间情感世界、择偶观念、婚姻状态的变化到不像美味的物质大餐那样为人所称道了;来看个简单的例子:50—60年代的家庭里一般都是多子女,年幼时大家常常在一起玩耍,培养出很好的集体观念,很团结,而且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被分散,很少有过多关爱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人们择偶时注重对方的品行、操守,而对今后结婚时住房的大小没有什么要求或者要求很低,很大一部分人结婚时的房子都是租来的也可顺利完婚;受当时环境的影响这代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当他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多是安心的工作,平平稳稳的过着日子,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日后逐渐的崭露头角,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
      再看80、90后两代人:多数是家中的独子,自小会受到家里的集中关照,甚至溺爱。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家中被誉为“小皇帝”“小公主”的更是数不胜数;但身边的玩伴少得可怜,不太合群、孤独、冷漠;通常在谈婚论嫁之前把有房子作为先决条件加进来,没有房子的话连结婚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谈好大笔的彩礼才肯出嫁;有的甚至还要刻意要求对方有汽车,不清楚是不是觉得俩人之间的婚姻速度过慢,得找个车子来提提速?但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基本都上过大学,知识丰富,思想活跃不甘于现状、不甘于从事平凡的工作,渴望出类拔萃,盼望一鸣惊人…正因为如此他们被动的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衡量,承受着压力,可以说他们是活在别人眼光里的一群人…
      时代在改变,人的观念在变化。无论是从前的随遇而安还是当下的刻意追求都有各自的道理,无需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也不用过多指责什么;只看自己能不能接受、认可;毕竟日子都是自己过的,自己感到舒心、愉快吗?人的一生使劲活也就3万多天,从年轻到老去的这段时间里是想收获美满幸福、放松愉快呢?还是为了达到别人的目标、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而刻意操劳呢?选择权在你自己…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